工业用水与废水

INDUSTRIAL WATER & WASTEWATER

  • 1973年
  • 1972年

专论与综述

  •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处理废水的应用进展

    王华元;杨厚云;李卫华;

    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CW-MFC)是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及环保产能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增强污水处理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产电的能力,因符合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备受关注。目前研究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水处理方面,但是由于库伦效率较低未能应用于实际。在简述CW-MFC系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别从系统的构成因素(构型、植物、电极间距和尺寸、基质等)和运行因素(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盐度等) 2个方面,分析讨论了近几年CW-MFC系统对不同类型废水的处理效果和产电性能的影响,最后对该项技术今后潜在的研究和应用方向进行展望,为该技术处理废水范围的拓展以及实际应用提供帮助。

    2020年06期 v.51;No.241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10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国内粉末活性炭投加技术在净水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江新瑜;吴苏炜;宣小军;严欣茹;池俊杰;

    粉末活性炭投加技术是保障净水厂出厂水水质的一项重要技术。对国内粉末活性炭投加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粉末活性炭投加技术的投加装置、投加位置、投加量及控制方式等应用现状,尤其是在净水厂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粉末活性炭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我国粉末活性炭投加技术及装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2020年06期 v.51;No.241 8-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给水处理

  • 粉末活性炭-平板陶瓷膜联用工艺处理长江水特性研究

    曾嵘;王兴双;段冬;娄岩岩;夏圣骥;

    以粉末活性炭(PAC)-平板陶瓷膜联用工艺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向长江水中投加不同剂量的PAC时膜污染的控制效果及其对联用工艺出水的水质影响。结果表明:在恒定通量为120 L/(m~2·h)的模式下,与陶瓷膜直接过滤相比,联用工艺可显著降低跨膜压差,膜污染阻力下降,有效缓解膜污染。PAC投加量对膜污染的影响程度较大,但是PAC投加量越高,膜污染控制效果并非越好。联用工艺可有效降低水中DOC、 UV254含量,PAC吸附可显著降低水中腐殖酸类荧光区域荧光强度,提升净水效能。综合考虑膜污染控制和出水水质提升两方面因素,在相同条件下,投加30 mg/L PAC时达到的处理效果最佳。

    2020年06期 v.51;No.241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废水处理及回用

  • A/O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污水试验研究

    张文德;李卫华;薛同站;

    以模拟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A/O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其去除效果,该组合工艺中缺氧池采用蜂巢石和陶粒(体积比为1∶1)的组合填料,好氧池采用单一陶粒填料,湿地采用陶粒、硫铁矿和玉米芯(体积比为12∶4∶1)的组合填料。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表征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平均进水氨氮、 COD、 TN、 TP的质量浓度为48.0、 211.0、 48.9、 3.7 mg/L,好氧段平均出水质量浓度为2.3、 22.7、 14.7、 1.9 mg/L,再经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后,平均出水质量浓度为0.83、 13.80、 4.53、 0.39 mg/L。组合工艺对氨氮、 COD、 TN、 TP总平均去除率为98.25%、 93.40%、 90.69%、 89.08%,出水水质稳定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有效地提高了脱氮除磷效率,实现了污水的深度处理。

    2020年06期 v.51;No.241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 改良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应急处理雨水调蓄池污水

    胡天媛;孟令鑫;侯红勋;李涛;张静;

    针对雨水调蓄池进水水量波动大、氨氮浓度偏高、 COD浓度偏低的特点,采用改良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进水COD质量浓度从84 mg/L以内下降到44 mg/L以下,氨氮质量浓度从5.3~24.4mg/L下降至0.09~1.20 mg/L, TP质量浓度从0.08~1.36 mg/L下降到0.04~0.40 mg/L,改良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对COD、氨氮、 TP等去除率分别约为33.5%、 96%、 55%,出水水质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

    2020年06期 v.51;No.241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4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臭氧催化氧化降解煤化工高盐废水有机物研究

    任斌;金政伟;李瑞龙;井云环;杨帅;郭剑浩;李蕊宁;

    为探究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对煤化工高盐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考察了3种不同类型的市售催化剂对煤化工高盐废水COD及TOC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pH值、催化剂填充量及COD初始浓度均会对臭氧催化氧化过程产生影响。与其他2种类型的催化剂相比,以Al_2O_3为载体负载Mn、 Fe活性物质的催化剂B表现出更好的臭氧催化氧化活性。在pH值为7,催化剂填充量为200 mL,煤化工高盐废水中COD初始质量浓度为3 005 mg/L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53.08%, TOC去除率为45.34%,反应速率是纯臭氧氧化速率的3.9倍。该臭氧催化剂催化效果良好,可用于煤化工高盐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2020年06期 v.51;No.241 29-3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 ]
  • 不同氧化剂处理三乙醇胺缓蚀剂废水的试验研究

    宋梓鹏;林自力;林泽铭;南悦振;

    为了分析氧化剂对三乙醇胺缓蚀剂废水COD去除效果,通过对比试验及梯度试验优选高效的乙醇胺缓蚀剂废水处理药剂。根据废水中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高铁酸钾、双氧水、次氯酸钠、次氯酸钙、二氧化氯处理含有乙醇胺混合物有机缓蚀剂及消泡剂等多种污染物的高浓度COD生产废水。试验结果表明,次氯酸盐较其他氧化剂对废水的降解适用条件较低,效果更好,当次氯酸钠投加量为60 mL, pH值为4~5,反应时间在3 h以上时,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0年06期 v.51;No.241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 ]

技术与经验

  • 大型天然气处理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探讨

    梅欢;陶贤文;连广宇;韩宗谭;

    循环冷却水在大型天然气处理厂工艺装置运行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准确合理的设计尤为重要。以伊拉克某大型天然气处理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为例,采用一种无风机无填料喷雾推进通风节能冷却塔,详细介绍这种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和排污量、集水池、循环水泵、旁流过滤系统以及加药系统设计要点,为采用这种塔型的大型天然气处理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2020年06期 v.51;No.241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非常规预处理技术

    李洋;

    在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预处理系统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介绍了纤维束过滤器、陶瓷膜、生物过滤器、电絮凝等非常规预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工艺组成和性能特点,以及在现有应用案例中的运行表现,分析了各项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2020年06期 v.51;No.241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 ]
  • 污水处理厂PAC加药系统问题浅析

    严潇南;

    污水处理厂主体工艺设计、运营技术成熟,而辅助单元如加药系统受重视程度较低。PAC加药系统因其药剂的特殊性质,在运行过程中问题频发。以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介绍、分析其PAC加药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总结了加药系统设计、运营的相关经验。

    2020年06期 v.51;No.241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施工、设备与材料

  • 赤泥陶粒功能材料制备及其吸附溶液中Cd~(2+)的试验研究

    崔节虎;朱杰;陈进进;魏春雷;王泽华;李春光;

    基于以废治废的理念,以污染性废渣赤泥为原料对陶粒制作工艺进行优化,制备出新型吸附功能材料赤泥陶粒,研究了其对Cd~(2+)的吸附性能。研究对象选取Cd(NO_3)_2溶液为模拟废水,分别考察了Cd~(2+)浓度、赤泥陶粒质量、溶液pH值、温度与时间对赤泥陶粒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赤泥陶粒的再生效果。结合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确定出赤泥陶粒吸附Cd~(2+)的最优条件:Cd~(2+)质量浓度为10 mg/L,赤泥陶粒质量为1.436 8 g, pH值为7.0,温度为35℃,振荡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赤泥陶粒对Cd~(2+)的吸附率为100%,赤泥陶粒可以成为去除废水中Cd~(2+)的一种新选择。

    2020年06期 v.51;No.241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0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循环冷却水及冷却塔

  • 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布水壁流探讨

    曹丽颖;王建军;

    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墙体、梁柱上易产生冷却水壁流现象。壁流水没有经过填料热交换,直接进入集水池,虽然壁流水量相对较小,但会影响到整个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对产生冷却塔壁流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量化布水壁流水量,探讨了减少布水壁流的适当措施。

    2020年06期 v.51;No.241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水处理化学品

  • 基于协同机制绿色阻垢剂的性能研究

    贾晓宇;张玉玲;熊广森;王姣龙;

    为了改进阻垢剂性能、获得更加绿色环保的药剂,将天冬氨酸-柠檬酸共聚物(PAC)和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PBTCA)复配得到低氮低磷型复合药剂PAC-PBTCA,在分析不同抑制机理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利用静态阻垢法分别评价了PAC、 PBTCA 2种单体和二者的复配药剂对高盐分下硫酸钙的阻垢效率,结合垢体的原子力显微镜图(AFM)和X射线衍射图(XRD)探讨了PAC-PBTCA复合药剂的高效抑垢机制。结果表明,当PAC与PBTCA的物质的量比为1∶2,水样Ca~(2+)质量浓度为3 500 mg/L, pH值为7,恒温时间为25 h,恒温温度为70℃时,PAC-PBTCA复合药剂对CaSO_4阻垢效率高达93.51%,明显优于单体PAC的90.69%和PBTCA的83.18%;抑垢机制分析表明PAC-PBTCA复合药剂通过降低微晶粒径而达到抑垢效果,当PAC和PBTCA以特定比例同时存在时两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和水溶性。PBTCA可吸附在微晶体上,PAC通过其良好的亲水性和线性搭桥作用可将多个微晶分散到水中。

    2020年06期 v.51;No.241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工程实例

  • 某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杜翠红;王先锋;汪炎;

    为解决用地紧张问题,某污水处理厂采用全地下式,生化处理段采用A~2O-MBR工艺,介绍了该厂的总体布置、工艺流程、主要设计参数,并总结了工程设计要点。全厂采用集约化、模块化布置,不仅节约占地,而且运行管理方便。设计出水水质优于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

    2020年06期 v.51;No.24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江苏省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实例

    李赟泽;马立志;郭超;张华雷;张京南;

    为满足日趋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江苏省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工程采用一企一管-调节池-水解酸化-多级A/O-高密度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V型滤池的组合工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提标改造后该污水处理厂出水可稳定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

    2020年06期 v.51;No.241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高密度澄清池在化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何文章;

    针对某工业园区化工污水处理厂出水悬浮物不能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的问题,在提标改造设计中采用高密度澄清池工艺去除悬浮物。调试运行结果表明,高密度澄清池在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以及助凝剂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后,pH值必须回调至7以上,才能达到较好的絮凝沉淀效果。总结了高密度澄清池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介绍了高密度澄清池的工艺原理、核心设计参数及附属设备情况。

    2020年06期 v.51;No.241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 ]
  • 半导体生产废水处理的工程实例

    孙远帅;

    针对集成电路芯片生产废水成分复杂、无机物含量高的特点,采用水解酸化-改良AAO-高效澄清池-V型滤池-臭氧BAC滤池-吸附滤池工艺进行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综合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300 mg/L, NH3-N的质量浓度为40 mg/L,氟化物的质量浓度为8 mg/L的情况下,出水COD的质量浓度为30~40 mg/L, NH3-N的质量浓度为0.2~2.0 mg/L,氟化物的质量浓度为1.0~1.2 mg/L,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Ⅴ类标准。采用该工艺可满足大规模半导体芯片生产废水的处理要求。

    2020年06期 v.51;No.241 77-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芬顿试剂法处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的工程实践

    蒋超;陈欢欢;叶剑;施彩莲;

    采用芬顿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研究了芬顿工艺的关键控制参数。当反应初始pH值为4.0~4.5, H_2O_2的投加量为110 mg/L, FeSO_4投加量为110 mg/L,反应时间为1.5 h时,出水COD质量浓度达到33mg/L, SS质量浓度小于10 mg/L,出水水质接近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

    2020年06期 v.51;No.241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消防设计

  • 海上半潜储油生产平台安全消防系统设计

    李艳华;许晓丽;覃柳莎;蒋薇;

    陵水17-2是国内首个自营深水天然气田,采用世界首个带储油功能的半潜平台进行开发。安全设计和风险控制是该平台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平台的工艺处理流程和总体布局的基础上,从安全分析、主动消防系统、被动消防系统、个人防护系统等方面,介绍了陵水17-2半潜储油生产平台的安全消防系统设计。从安全设计角度分析了半潜平台与常规固定平台设计的不同之处,以期为后续的半潜平台安全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0年06期 v.51;No.241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欢迎订阅2021年《化工设备与管道》杂志

    <正>《化工设备与管道》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主管、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主办、全国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机械技术中心站、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压力管道分技术委员会、全国化工工业炉设计技术中心站承办。国内统一刊号:CN31-1833/TQ;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3281。邮发代号:4-669,全国各地邮局均可办理订阅,10.00元/册,全年定价:60元。

    2020年06期 v.51;No.241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工业用水与废水》2020年第51卷总目次

    <正>~~

    2020年06期 v.51;No.241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